贾莉任职于中国21世纪议程中心,在澳的接待单位为澳大利亚地质科学局与澳大利亚资源、能源与旅游局。访问期间贾莉深入了解了澳大利亚政府二氧化碳封存方面的政策与规定, 并吸取澳大利亚的经验,以助中国制定CCS政策、规定和路线图。
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张二勇博士于2011年5月前往阿德莱德大学进行交流。期间与其CO2CRC研究小组合作,对CO2CRC Otway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及其周边的沉积盆地的地下和地质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包括了理论与应用水文地质分析。他还通过分析天然存在的气体,对于封存在咸水层的二氧化碳归类与模拟。张二勇交流报告(英文版)[PDF 118KB]
方志明博士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来到昆士兰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交流。期间参加了二氧化碳储存和二氧化碳增加煤层气采收率(CO2-ECBM)的相关实验与数值技术培训。方博士与昆士兰大学的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与分享经验, 并促进了岩土所与昆大的关系,提供了未来共同合作的机会。方志明交流报告(英文版)[PDF 55KB]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崔振东博士于2011年前往阿德莱德大学,与CO2CRC研究小组共同研究二氧化碳封存的岩石破裂力学与盖层岩石的稳定性。他利用数值模拟建立了储层与盖层的有限地质力学模拟。崔振东交流报告(英文版)[PDF 35KB]
中国环境规划研究院的研究员蔡博峰博士2011年来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监测技术与系统, 并撰写了一篇相关论文。蔡博峰交流报告(英文版) [PDF 23KB]
罗庶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交流期间的指导单位是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罗庶的研究是二氧化碳注入咸水层后的综合模拟。交流结果总结于两篇论文。罗庶交流报告(英文版) [PDF 451KB]
田波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研究生,于2011年来珀斯的CSIRO进行访问。期间他与该单位同仁进行了一系列二氧化碳注入储层岩石的实验。这些实验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饱和水,注入储层岩石后,对矿物、孔隙结构和渗透率所产生的影响。交流报告(英文版)[PDF 20KB]
刘学浩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的研究生。交流的指导单位是阿德莱德大学的CO2CRC研究小组,研究主题是二氧化碳-水-矿物反应对岩石组成与力学影响。 刘学浩完成了岩心注水试验的文献分析并总结研究结果数据。刘学浩交流报告(英文版)[PDF 1.2MB]
刘梅来自于中国矿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的工作人员和CSIRO的一个研究小组共同合作。她的研究项目针对封存于地下的二氧化碳,进行追踪方法研究。访问前三个月,她分析了已有研究文献,后七个月进行了实验。访问完成后,刘梅撰写了一篇关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监测和验证技术的评论文章。刘梅交流报告(英文版)[PDF 58KB]